第86章 逆模因-《基金会大游戏》
第(3/3)页
再想一些你就算努力尝试也很难分享出去的资讯:复杂的公式,极无聊的文字片段,梦境,还有大段大段的随机数字……
但是异常的逆模因却是另一回事了。
你要如何收容一个你无法记录或记忆的实体?如何去和无法触及,而且伪装完美的敌人,在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和它开仗的情况下进行战斗?
欢迎来到逆模因部。
不,这不是你第一天上工。”
——逆模因部中心页
就像存在着模因学和模因与信息危害部一样,基金会理论上也应该有着逆模因学和逆模因部这两种东西。
理论上是有的,不存在的曾经也是有的。
但逆模因就是逆模因,要如何记住一个不能被记忆的部门?
答案是与记忆删除相对的:记忆强化药剂。
基金会根据模因的概念,反推出了逆模因这一概念的存在。
那么同样的,既然存在模因异常,自然也就存在着逆模因异常。
基金会必须收容异常。
于是他们研究出强化记忆的手段,强行让人类记住那些——本不该被记住的东西。
一个新的世界洞开了。
这个世界上处处存在着信息,存在着模因。
但在模因之外,在我们“知道”、“记住”的范围之外,是更多,更广袤的未知。
——“被动的信息黑洞,主动的信息捕食者,不可记忆的蠕虫和尘螨一样趴在人皮上…传染性的坏消息,自我封闭的秘密,活的谋杀案。”
在1976年,一个名为Lyn Patrick Marness(林恩·帕特里克·马尔奈斯)的博士打造了逆模因这个学科,并创建了基金会逆模因部。
那一年他发现的异常比整个基金会发现的都更多。
然后突然有一天,他发现忘记了自己组建逆模因部之前的一切,甚至于忽视了自己的忘记。
这不是第一次了。
“这不是第一个逆模因部门。在1976年之前,还有另一个部门。我曾是那个部门的一员;甚至有可能是我在领导它。当然,我也是它唯一的幸存者。某个逆模因力量啃食、吞噬了这个逆模因部的概念。我稍微走运了些,活了下来。其他人,无论他们是谁,也不论他们有多少人,全都毫无痕迹地消失了。”
——Marness博士
第(3/3)页